创业第10年靠谱配资网站,郑勇终于带着极智嘉在港交所上市了,成为全球AMR仓储机器人第一股。
此次IPO,极智嘉定价16.8港币/每股,募集资金净额22.06亿港币。总市值超218亿港币。与极智嘉同一天敲钟的还有5家,它们也赶上了港股IPO大年。今年上半年,港股迎来44只新股,募资超1000亿港币。
极智嘉香港公开发售超额认购133.62倍,国际配售获30.17倍认购,是今年港股最高倍数的国际配售Top 3,更创下港股科技板块最高国际配售倍数纪录。主权财富基金、大量国际长线基金、科技专项基金以及对冲基金踊跃认购。极智嘉(02590.HK)开盘后股价冲高0.95%至16.96港元/股,市值达220港元。
本次IPO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企业H股IPO,也是今年以来香港市场规模最大的非“A+H”科技企业IPO。
2014年,对郑勇来说是重要的转折年。当时,他还在新天域资本担任高级投资经理。在一次亚马逊仓库物流项目考察中,郑勇被正全面推广的机器人震撼。考察完他便开始在中国寻找类似创业团队,但最终没找到。
于是在2015年,郑勇亲自下场创业物流机器人。促使郑勇创业的原因与其经历密切相关:他从清华大学毕业后,曾在机器人“四大家族”之一的ABB工作5年,之后在 Compagnie de Saint-Gobain S.A. 的一家子公司担任工厂经理3年。这些经历也让他相信“物流应该是最先被替代、被革命的部分。”
也是在这一年,被亚马逊收购的Kiva更名为Amazon Robotics(亚马逊机器人),并开始用于自家仓库。如今,亚马逊仓库机器人数量已接近人类员工规模,目前拥有超过100万台机器人大军在其配送中心穿梭。
除了八年行业认知和2年投资经历,郑勇还需要一个CTO。他找来的是原清华计算机老师李洪波,李洪波在机器人领域拥有超过15年的专业经验,以及130多项授权专利(包括50多项国际发明专利)。李洪波目前仍是CTO兼副总裁,持股25.71%,为第二大股东。
据郑勇透露,创业初期只有他和李洪波两人,办公室设在清华计算机系FIT楼的地下室。
随后慢慢引入了另外两位创始人——刘凯、陈曦,刘凯也出自清华计算机系,曾是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工程師;陈曦曾在瑞斯康达任职,擅长高速光纤通信和无线通信领域。值得一提的是,刘凯、陈曦分别持股18.08%。
如今10年过去,四个创始人还未分散,稳定性强的背后是股权清晰。也看得出,郑勇(持股38.14%)是一个愿意分利益的创始人。
创始团队合照(图源/企业)
极智嘉成长史靠谱配资网站
信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