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元前643年,齐桓公重病,这一消息震动了整个齐国。易牙、竖刁、卫开方等几位齐国重臣将齐桓公软禁在宫中,外面修筑高墙,封锁了所有进出的通道。与此同时,齐国的五位公子各自召集党羽,开始激烈地争夺王位。齐桓公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靠谱配资网站,直至冬天,他因饥饿而死去。五公子之间的争斗让整个国家陷入了无尽的混乱,甚至无人愿意为死去的君主收尸。直到67天后,新君登基,才勉强收殓齐桓公的尸体,发现他尸体上满是尸虫。这位曾经强盛一时、被尊为春秋霸主的齐桓公,最终竟以如此凄惨的方式落幕。或许,正如管仲所言:齐桓公的悲剧,并非因不听劝告,而是他无法忍受没有那三个人的生活。
1. 卫开方
卫开方,原是卫国的一位公子,因故投奔齐国。到齐国后,他对齐桓公极为忠诚,十五年间未曾回乡,即便是父母去世,他也未曾回来奔丧,令人匪夷所思。历史资料显示,他大约是在卫文公时期,选择投奔齐桓公的。卫国在卫懿公时期因失去了与北狄的战争而国力衰弱,卫开方心中深知,卫国的国君位置已经不再具备太大吸引力。因此,他选择投向更强大的齐国,目的远非单纯的效忠齐桓公,而是希望借此获得更多的权力和地位。管仲在病重时曾在床前对齐桓公提出忠告,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爱自己父母却能真心对待君主,而卫开方对父母的冷漠,正体现了他对君主的不忠心。因此,管仲曾劝齐桓公,卫开方这样的行为,实在不适合成为丞相。
展开剩余70%2. 竖刁
竖刁是一个非常精于揣摩他人心思的人,他深知如何通过阿谀奉承来赢得齐桓公的信任。为了讨齐桓公的欢心,竖刁做出了极端的举动,他竟亲自阉割了自己,将这种痛苦的牺牲作为对齐桓公忠诚的表现。齐桓公见此举,心中感到极大的震撼,便将竖刁任命为负责宫内侍奉和女宫事务的重职。然而,竖刁这一类人通常都是权力最强时会对你百般奉承,一旦失势,他们便会毫不留情地抛弃你。当齐桓公重病之时,竖刁便利用自己掌握的权力将齐桓公软禁在宫中,切断了外界对桓公的任何照料。他不仅将齐桓公软禁,更参与了五公子间的权力斗争,使得齐国陷入了动荡之中,最终导致齐桓公死后无人收尸。竖刁的这些行为完全是为了推举公子无诡继位,以便自己获得更大的权力。直到太子昭被齐襄公护送回国,竖刁才被大臣高傒设计诱入宫中,被杀死。管仲生前也曾警告齐桓公,竖刁这种人连自己都不爱,又怎会真正关心别人?
3. 易牙
易牙,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厨师,齐桓公的宠臣之一。他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烹饪专家,还是调味和烹饪艺术的先驱,甚至开创了私人饭馆的先河。易牙在烹饪方面的造诣堪称传奇,为鲁菜这一四大菜系的诞生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但他在为桓公提供美味佳肴时,做出了让人不齿的事情。有一次,齐桓公因对常见的美食产生了厌倦,随口向易牙提到,他尚未品尝过人肉,想知道其味道如何。桓公原本只是一句无心的玩笑话,但易牙却将这话当成了真命令,他不惜亲手杀掉自己4岁的儿子,把儿子的肉做成汤羹献给齐桓公。桓公品尝后,觉得这肉羹异常美味,问易牙是什么肉。易牙泪流满面地回答说,是自己亲生儿子的肉,表明为了君主的健康,他不惜牺牲自己的亲子。桓公虽然内心震惊,但依旧被易牙对自己“忠诚”的极端表现所打动,认为易牙深深爱着他,因此更加宠信他。而管仲则对此行为表示极度反感,认为易牙如此冷血,连亲生儿子都能杀掉,绝不值得信任。
4. 结尾
齐桓公曾一度将这三人驱逐出宫,试图摆脱他们的影响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发现无法忍受没有他们在身边的生活,最终又将他们找了回来,甚至因此将自己的老朋友鲍叔牙赶走。齐桓公的这一行为,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这三人依赖的深刻情感。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,也大概可以归纳为三部分:父母、自己和后代。而开方、竖刁、易牙这三个人,分别放弃了父母、自己和后代,他们的选择将自己的人生完全交给了奉承和权力。或许,这种人无论在何时何地,都会让人难以割舍。齐桓公最终也未能摆脱这三人的束缚,他的命运告诉我们,世界上没有人能完全放弃自己而专心为他人服务。如果真的有,那往往是他为了获得更多的东西。
发布于:天津市信泰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